今年的5月4日,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百年前的这场青年爱国主义运动,如同一道划过历史天空的闪电,照亮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追求真理之路径,也奏响了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序曲,清晰明澈地将历史划为两个时代,既昭示着新时代的开端,也宣告着旧时代的终结,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五四先驱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在历史暗河中高高擎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旗帜,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他们以青春之光,冲决思想禁锢,追赶先进潮流,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高峰。“五四运动”蕴藏的巨大力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更涤荡了人们的心灵,以高声的呐喊让人们向过去告别,又以万丈豪情将人们带向新的未来。纵然岁月洗涤旧迹,但五四青年的精神却如永不磨灭的火炬,依然穿云破雾,依然照耀着中国青年前进的道路,成为一代又一代奋发有为者的前行标杆和精神支柱。
“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青年登上历史舞台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百年之前,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新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用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已穿越百年岁月锋头、拨散一个世纪的历史云烟,在一百年的风雨征程中愈发鲜亮,时至今日依旧引人驰想与怀念。在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始终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为探求真理、寻求国富民强道路而跋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曙光。一百年来,由“五四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淀、凝聚、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精神支柱;作为五四精神核心价值的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动因。五四的火炬经久不息,因为她燃烧的是亿万青年的智慧和热血;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因为她传递的是爱国主义的民族之魂。五四精神,壮美的青春之歌,在百年岁月风尘里长存于中国青年心中,闪烁着青年追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耀眼荣光,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去探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五四精神”成为引领青年进步的精神高峰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百年风云变幻,五四精神已经积淀成为引领青年成长进步的精神高峰,变成一种“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推动着无数爱国青年在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青年,代表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也代表着没有不可能的创新精神。青年时期,往往是一个人志向最远大、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旺盛的人生阶段。名将霍去病18岁时率军大破匈奴,青史留名;著名作曲家聂耳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年仅23岁;19岁的周恩来志存高远,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发出“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雄壮呼号。从救亡图存到矢志复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回首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在百年峥嵘岁月里,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在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和发展进步中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青春乐章。中国青年的身影始终与伟大的变革相互交织,青年所展示的精神与风貌,也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注脚。历史雄辩证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始终代表着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创造性、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青年只有紧跟时代步伐,肩负国家和民众的希望,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创造永恒的青春、成就不朽的华章。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
人生出彩,青春有梦。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座谈、演讲、书信交流中,和青年谈理想、谈追求、谈青春、谈事业,谆谆告诫,语重心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未来要靠青年去创造,历史要靠青年去书写。当代青年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时期,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处处洋溢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精气神,在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抚今追昔,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担负起历史重任,不断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寻找方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在时代大考中作好考题,使五四精神在新时代青年身上大放异彩、发扬光大。
我们要高举“五四旗帜”,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飞梦想,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弘扬社会正气,在守正创新、积淀传承中谱写出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要志存高远、携手同行,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五四爱国青年为楷模,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头投身社会实践,带头推进技术创新,带头攻克改革难题,以饱满的精神、青春的能量、务实的态度和不懈的求索,不断谱写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我们要汲取“五四运动”中涌动出来的大气磅礴的力量,胸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充分发挥青年才俊的才华、智慧、活力和优势,主动投身基层实践,关心群众冷暖,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探索脱贫攻坚征程中的发展新路,善于把群众的智慧转化为做好工作的措施和政策,借助群众的智慧撬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努力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用青春和智慧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五四精神在基层发芽,在人民心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凝结出沉甸甸的劳动果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五四运动”已逢百年,五四精神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而弥新、弥足而珍贵、挺跃而高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广大青年的激情奋斗、青春奉献。
五四的精神火炬已传递到新时代青年手中,我们必须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用青春书写和耕耘“中国梦”的崭新篇章。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对五四先驱的最好告慰,也是对五四精神的最好弘扬!
(作者单位:贵州省商务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