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市广大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专长,加强对事关周口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推出了一系列有价值、有深度的优秀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周口是一片具有厚重历史、光荣传统的热土。丰厚的文化积淀、不绝如缕的传统传承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孕育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任动 ,一直以来专注于周口文化现象的研究,通过对周口作家群体长达十年的关注,他撰写了《特色文化品牌周口作家群》一书,引起了中国文坛的普遍关注,异军突起的“周口作家群”已经成为繁荣我国文学事业的一支中坚力量,厚重周口、文化周口的名片越擦越亮。
任动表示:“我致力于周口作家群的研究,出于对家乡周口的热爱。我们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把周口作家群研究作为我们服务研究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周口作家群的研究,扩大周口作家群的影响力、提升周口作家群的知名度、美誉度,让周口作家群获得更多的受众和读者。”
脱贫攻坚离不开财政支持。沈丘县财政局干部崔玉亮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沈丘县的研究分析撰写了《关于加快支持扶贫攻坚的财税政策研究报告——以沈丘县为例》,报告反映了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攻坚中财税政策执行情况,提出拓宽财政扶贫资金来源、优化扶贫支出结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探索了方法与路径,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崔玉亮表示:“我要把社科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更多的聚焦于实现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百舸争流千帆竞,沙颍河畔梦飞歌。周口因水而兴、由水得名,内河航运历史悠久,其优势在于穿境而过的沙颍河,拥有通江达海的天然通道,历史上即是著名的水旱码头。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周口航运发展的周口师范学院教授张浩, 2007年就组建研究团队,开始了对沙颍河航运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并把研究成果集结成册,为相关学术研究奠定重要的文献基础,为交通航运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推动了周口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浩表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满城文化半城水 内联外通达江海’打造中原港城的发展战略,我们对沙颍河航运史、沙颍河生态保护和周家口商业文化进行了拓展研究,力争做到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同频共振,更好地服务于周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周口市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评奖升格为市政府奖项后共评出近300项社科优秀成果,有许多成果被相关部门借鉴运用,对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同时,通过评选发现了一批社科人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涵盖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重任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队伍。
周口市社科联主席刘涛表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是对一个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效水平的重要检验和充分展示。市社科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继续抓实抓好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绘就中原更加出彩周口特色添彩画卷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