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要论 > 正文

立足伟大实践 推动创新创造 谱写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09-03〗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光明网〗 〖打印本页〗

立足伟大实践 推动创新创造 谱写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编者按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战略任务,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社科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畅谈学习体会,共话“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大计。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五位学者,围绕增强学术自信、加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本版今日摘登发言内容,与读者共享。

增强学术自信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李毅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自信方能自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增强学术自信。

  我们要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增强学术自信。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这个“大”主要体现在队伍、数量和投入等方面,而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强化责任担当,从党和人民的实践出发,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形成我们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实践—理论—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展历程的写照,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之道和优势所在。

  增强学术自信,就要坚定为党和人民做学问的信念。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和事业,都有一个为什么的价值取向问题。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我们要让自己的专业志趣服从社会需要,个人的小专业服从服务党和人民的大事业。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良知和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认识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分析问题。站对了立场,才会运用正确的武器,否则害莫大焉。我们要坚定为党和人民做学问的志趣,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用学术讲政治,以政治强学术,做出马克思主义大学问、真学问。

  增强学术自信,就要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的路子。马克思曾说过,对哲学家们来说,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这恰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和作用。关于学术,《共产党宣言》译者、语言学家陈望道说,“学就是原理,术就是应用”。研究科学原理,是对真理的追求;应用科学原理进行实践,就可以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他还说过,“我们研究语文,应该屁股坐在中国的今天,伸出一只手向古代要东西,伸出另一只手向外国要东西。这也就是说立场要站稳,方法上要能网罗古今中外”。而问题在于要能“化”。既不能“据外论中”乃至“以外律中”,又不能“据古论今”乃至“以古律今”。中国当前的实践是我们研究学术的出发点、立足点。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揭示规律、讲好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这是我们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的科学路径,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好,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真学问、大学问。我们要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贯穿到做学问当中,把做出真学问、大学问奉为价值追求、毕生事业。

深入理解中华文明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从哪里来?一是从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文化根源。二是从我们的道路优势中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凝聚时代精神、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三是从我们的发展成就中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进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百年奋斗赢得了世人的尊重,真正拥有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骨气和底气。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思想支撑。

  贯通历史与现实。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生根、结果,一方面是其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满足了中国具体实际的需要,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另一方面是因为与中华文明在精神上能够契合,与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实现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连接,极大地延伸、拓宽和加固了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等角度,研究阐释贯穿其中的共通价值观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上,是一个重大的学术命题。

  融合理论与实践。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知行辩证统一、相互促进。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指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看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客观实际,也要看到我们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应该从“两个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国情世情,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推动实践发展。

  连接中国与世界。加强中外交流,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自己首先要把中国认识清楚、解释清楚。这既包括历史中国,又包括当代中国。还要认识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对于文化和学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历史上,中华文明对于周边国家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引起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关注。包括佛教在内外来文化的输入也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近现代西方文化的输入更是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中国文化和学术形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下大力气,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讲清楚。

构建合作、开放、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 张宇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

  坚持合作、不搞对抗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坚持合作、不搞对抗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现实要求来看,世界和平稳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持久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内涵。从适应全球相互依存的现实要求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品的设计、原材料提供、中间品生产、成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各国合作才能顺应国际分工体系的需要。从应对全球治理困境的现实要求来看,经济全球化在优化资源配置和增进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关乎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既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也反映出深刻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问题。全球抗疫实践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坚持开放、不搞封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开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当前西方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世界也回不到相互孤立的状态,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因此,坚持开放、不搞封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从经济繁荣发展的经验来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消除了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来看,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在借鉴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从制度发展完善的要求来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了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深刻转变,并对国际机制运行和国际规则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启动了新一轮治理结构改革和规则重塑进程,很多国家也启动了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进程。这些都需要世界各国在开放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借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保障。互利共赢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尽管霸权国坚持冷战思维,但中国坚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相信互利共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因此,互利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维护公平正义来讲,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才能奠定坚实的合作与开放基础。当前,很多国家出现的社会骚乱、族群冲突、难民危机、政局动荡等问题,都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相关。一些国家在国际上大搞赢者通吃、零和博弈,导致全球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从维护和平稳定的角度看,坚持互利共赢才能营造良好的合作与开放氛围。近年来,少数国家在国际上搞你输我赢的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将大国关系拖入剑拔弩张的危险境地。事实证明,搞零和博弈只会制造更多的分裂、对立和乱局,而只有坚持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团结合作和开放发展。从推动国际合作来讲,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才能提供持久的合作与开放动力。国家参与国际合作、推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和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起驶入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的轨道,使世界各国人民在合作与开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为合作与开放提供持久动力和坚实保障。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元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好方向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但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依旧艰巨。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深入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在新发展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研究。

  坚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深入研究,细耕责任田。2021年3月,全国两会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吹响了我国发展新征程的新号角。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围绕“十四五”时期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做深入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和义务。要围绕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态势、国际环境变化,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多做文章;围绕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多做文章;围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方面多做文章。

  坚持抓牢创新这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牵紧牛鼻子。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霸权主义威胁不断,这都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所以,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际新局势新矛盾,保持战略定力、认识把握发展规律,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哲学社会科学开展创新研究的基础和必然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及时研究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在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创造和升华。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富矿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陈理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成功经验,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富矿。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从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经验借鉴、理论支撑、学术支持,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加强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奋斗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回答党百年奋斗为什么能够成功、如何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成功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对党百年不懈奋斗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揭示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奇迹的深层原因,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道理。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回答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更好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更加坚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加强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怕牺牲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通过对党百年不怕牺牲历史的研究阐释,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寻找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揭示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性质宗旨、革命传统、优良作风的内在关系,揭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各自特点和共同特质,更好发挥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铸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之魂。

  加强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要通过对党百年理论探索历史的研究阐释,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研究阐释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中国又如何以自己生动、鲜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极大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道理;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加强中国共产党百年为民造福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认识。要通过对党百年为民造福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揭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深刻道理。要研究阐释好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宝贵经验,回答好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永恒课题;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新规律,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加强中国共产党百年自身建设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回答好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期执政的重大课题。要通过对党百年自身建设历史的研究阐释,进一步总结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揭示党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规律;讲清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道理,回答好我们党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性课题。要研究阐释好“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4日 11版)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5867107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95.cnzz.com/z_stat.php%3Fid%3D1258671073'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