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周口要闻 > 正文

淮阳芦苇画入选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02-17〗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日报〗 〖打印本页〗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我市的淮阳芦苇画入选2022年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该非遗工坊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带动群众和部分残疾家庭绘就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据了解,2018年,“淮阳县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成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该非遗工坊以广大残疾人士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发挥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工制作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向他们传递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推动他们在创作中实现康复、在康复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快乐,为他们就业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目前,该非遗工坊共计拥有持证非遗项目负责人89人,代加工户67家,合作景区32家,合作出口商3家,工坊年销售额达到560多万元,直接间接带动经济效益800万元;累计培训残疾人803人,安置稳定就业96人,辐射带动近500人就业,帮助100多户弱势残障人士家庭实现就业脱贫,平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为众多残障人士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技能,帮助他们找回了生活自信,实现了社会价值。(记者 李瑞才)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5867107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95.cnzz.com/z_stat.php%3Fid%3D1258671073'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