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周口市社科联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社科工作者,振奋精神,不断创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市工作大局上来,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理论创新、决策咨询、阵地建设、人才培育、学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被评为2009年全省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先进单位、全省社科联系统信息调研工作第一名和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联。
一、围绕中心,贴近实际,有效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一是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项目,服务重大决策。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周口姓氏文化研究分析》、《粮食直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周口市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全市追赶跨越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调研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组织社科理论专家研讨分析,充分发挥社科理论的引领导向作用。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周口追赶跨越发展主题,组织召开了全市社科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及广大干群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我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了良好思想氛围,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持。三是进一步办好《周口论坛》,为社科界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搭建重要平台。四是充分发挥社科信息的“短平快”优势,为全市工作大局和社科工作发展服务。2009年共编发社科信息23期,上报信息被省委宣传部采用1篇、省社科联采用9篇、市委办采用10篇、市委宣传部采用12篇,在全省社科联系统积分第一,被评为全省社科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二、积极协调,加强指导,学会工作积极活跃。一是以服务为先导,加强与学会的交流与沟通。5月份开展了学会调研月活动,深入到各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会动态,争取单位领导对学会工作的支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服务学会工作,学会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整体提高。二是理顺管理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学会的指导和服务。3月底,与市民政局协调对市社科联所属各社会团体进行年检,淘汰了一批长期不开展工作的学会。同时,增加了三皇文化研究促进会、心理咨询师协会等一批新的学会,为学会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严格学会管理工作的经验,在2009年河南省辖市社科联协作会上进行了交流。三是调动学会工作积极性,各学会服务所在行业和部门中心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党史学会、心理学会、税务学会等社团组织,积极围绕所在部门的中心工作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转化力度以及对决策层的服务深度不断强化,向市委、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大量有价值、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和对策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发挥优势,创新载体,社科普及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创新社科普及载体,打造“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品牌。5月份,市社科联以“传播科学知识、服务追赶跨越”为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社科专家们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社会科学知识,增强群众应对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活动期间,共组织10场讲座,向群众赠送社科书籍900余册,农村实用技术科教音像制品400余套(每套6碟),直接受众5000多人。市社科联开展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情况被河南省委宣传部以宣传信息形式推广并受到省社科联的通报表彰。二是积极举办周口文化大讲堂活动,提高公众文明素质。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协同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周口日报社等单位,精心策划组织举办了6场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就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科学的前沿问题进行讲解,讲座选题涉及文史知识、法律知识、人生励志、子女教育等内容,直接受众10000多人。三是在经常性上下功夫,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社科普及工作。通过编印社科知识学习材料和信息材料,多渠道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同时,对周口社科网站进行改版扩容,加大信息量,使其成为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了解社科动态、普及社科知识的重要窗口。
四、精心谋划,严格评选,提升社科研究工作水平。2009年共组织全市社科研究人员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59项,其中45项被批准立项;组织申报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74项。全市课题立项数量和质量较以往都有新的突破和提高。同时,组织社科专家学者对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进行了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优秀奖4项。通过课题评选表彰,进一步激发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了社科调研工作质量。同时,大力推进学习型社科队伍建设。举办全市社科理论干部培训班,邀请省社科联王耀主席、孟繁华副主席亲自授课。通过培训,全市社科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围绕中心,贴近实际,有效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一是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项目,服务重大决策。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周口姓氏文化研究分析》、《粮食直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周口市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全市追赶跨越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调研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组织社科理论专家研讨分析,充分发挥社科理论的引领导向作用。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周口追赶跨越发展主题,组织召开了全市社科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及广大干群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我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了良好思想氛围,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持。三是进一步办好《周口论坛》,为社科界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搭建重要平台。四是充分发挥社科信息的“短平快”优势,为全市工作大局和社科工作发展服务。2009年共编发社科信息23期,上报信息被省委宣传部采用1篇、省社科联采用9篇、市委办采用10篇、市委宣传部采用12篇,在全省社科联系统积分第一,被评为全省社科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二、积极协调,加强指导,学会工作积极活跃。一是以服务为先导,加强与学会的交流与沟通。5月份开展了学会调研月活动,深入到各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会动态,争取单位领导对学会工作的支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服务学会工作,学会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整体提高。二是理顺管理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学会的指导和服务。3月底,与市民政局协调对市社科联所属各社会团体进行年检,淘汰了一批长期不开展工作的学会。同时,增加了三皇文化研究促进会、心理咨询师协会等一批新的学会,为学会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严格学会管理工作的经验,在2009年河南省辖市社科联协作会上进行了交流。三是调动学会工作积极性,各学会服务所在行业和部门中心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党史学会、心理学会、税务学会等社团组织,积极围绕所在部门的中心工作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转化力度以及对决策层的服务深度不断强化,向市委、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大量有价值、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和对策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发挥优势,创新载体,社科普及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创新社科普及载体,打造“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品牌。5月份,市社科联以“传播科学知识、服务追赶跨越”为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社科专家们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社会科学知识,增强群众应对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活动期间,共组织10场讲座,向群众赠送社科书籍900余册,农村实用技术科教音像制品400余套(每套6碟),直接受众5000多人。市社科联开展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情况被河南省委宣传部以宣传信息形式推广并受到省社科联的通报表彰。二是积极举办周口文化大讲堂活动,提高公众文明素质。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协同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周口日报社等单位,精心策划组织举办了6场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就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科学的前沿问题进行讲解,讲座选题涉及文史知识、法律知识、人生励志、子女教育等内容,直接受众10000多人。三是在经常性上下功夫,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社科普及工作。通过编印社科知识学习材料和信息材料,多渠道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同时,对周口社科网站进行改版扩容,加大信息量,使其成为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了解社科动态、普及社科知识的重要窗口。
四、精心谋划,严格评选,提升社科研究工作水平。2009年共组织全市社科研究人员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59项,其中45项被批准立项;组织申报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74项。全市课题立项数量和质量较以往都有新的突破和提高。同时,组织社科专家学者对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进行了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优秀奖4项。通过课题评选表彰,进一步激发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了社科调研工作质量。同时,大力推进学习型社科队伍建设。举办全市社科理论干部培训班,邀请省社科联王耀主席、孟繁华副主席亲自授课。通过培训,全市社科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