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在羲皇故都、水城淮阳举办。本届论坛以“伏羲文化与当代社会高效能治理”为主题,旨在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挖掘伏羲文化蕴含的民族特色、精神标识与时代价值,筑牢文明认同的根脉基石,激活创新发展的智慧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基、赋能、铸魂。
本届论坛由周口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社科联与淮阳区委、区政府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大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封职业学院、周口师范学院,以及周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漯河市贾湖文化研究服务中心、淮阳区政协等单位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周口市、淮阳区的党员干部、文化名人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本届论坛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分组研讨、文化讲堂、实地考察等环节。论坛期间,与会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伏羲文化的神话学、考古学、民俗学、中原学等多维视角展开深入研讨。会前,与会专家还赴太昊陵、平粮台等地进行了实地文化调研。
2023年8月,首届伏羲文化论坛在周口市成功举办,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引起广泛关注。本届论坛不仅延续了首届的学术高度与影响力,更在内容形式、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突破,经中宣部批准保留并更名为“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纳入全省17项省部级以下周期性论坛管理清单,以后将每年一届常态化举办。
据了解,淮阳区现保存有太昊伏羲陵,这是为纪念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而修建的陵庙合一的大型古建筑群,是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料记载,伏羲诞生于甘肃天水,带着群族部落一路东迁至今天的周口淮阳,并在这里定都而居,也最终长眠于此,淮阳有了“羲皇故都”之美誉,中华姓氏亦自此肇始。
近年来,淮阳区积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倾心擦亮“中华朝祖圣地”“中国休闲福地”“国学文化源地”三张名片,伏羲文化遗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伏羲文化研究、传承弘扬和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信通过此次论坛的举办,新时代伏羲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将会得到更加充分地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