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要论 > 正文

学习十八大精神系列解读之一

〖发布时间:2019-04-11〗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市社科联〗 〖打印本页〗

全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精粹,高屋建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十八大报告准确概括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主要贡献,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提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这些新阐述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新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和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新飞跃。特别是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世界的昭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吸收全国各方面意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了指南。

党的建设的新部署。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对于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5867107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95.cnzz.com/z_stat.php%3Fid%3D1258671073'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